当前位置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 行业资讯 五金建材
碳关税来了!陶瓷1055亿市场起“波澜”
文章来源:陶城报 发布时间:2022-06-30

碳关税真的来了!近日,欧盟碳关税草案修正案正式通过。相关研究认为,在欧盟碳关税正式开征后,中国产品出口欧盟成本增加6%-8%。而当欧盟以每吨60美元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时,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压延工业产品的出口利润为负。

中国产品出口欧盟成本增加6%-8% 陶瓷行业也“难以避免”?

当地时间6月22日,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俗称“欧盟碳关税”)草案修正案正式通过。所谓欧盟碳关税,是针对欧盟以外进口的高碳排放产品,征收额外的二氧化碳排放税。根据该提案,2023年至2026年为欧盟碳关税实施过渡期,进口产品无需缴纳碳关税,但进口商需每季度提交包括当季进口产品总量、产品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等信息在内的报告。2027年起,欧盟将正式全面开征碳关税。

当前,中国是欧盟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商品进口来源国,2021年中国与欧洲联盟双边货物贸易总额为5.35万亿元,其中,中国出口额为33483.41亿元,同比增长23.7%。欧盟碳关税的推出,意味着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成本进一步提升。

据华盛绿色产业发展研究院测算,欧盟碳关税实施后,将增加中国出口欧盟的相关企业6%-8%的成本。

高盛集团则预计,在每吨100美元碳关税下,我国每年对欧盟出口的钢材等五类产品将可能被征收高达350亿美元的碳关税,约占我国每年出口欧盟总额的7.7%。昂贵的碳关税将显著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企业对欧盟出口将遭遇困境。当欧盟以每吨60美元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时,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压延工业产品的出口利润为负。

尽管当前,欧盟碳关税并不覆盖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范围会扩大到其他类耗能产品,陶瓷在内的家居建材行业也“难以避免”。目前,欧盟碳关税范围就呈现出向更多行业扩展的趋势,根据最新的修正案,除了钢铁、铝、水泥、化肥及电力原有五个行业,还将新纳入有机化学品、塑料、氢和氨四个行业。征税类别还从产品直接排放,扩展到包括用电间接排放。

尽管当前国内瓷砖产品并不以欧盟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但国内的卫生陶瓷却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占有较高份额。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量为1.10亿件,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份额接近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这并不是一个可忽视的小数目。

不仅仅欧盟 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

就碳关税这一机制本身而言,欧盟碳关税是起点,但不会是终点,以美国、加拿大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于设立自身碳关税机制的动作越来越频繁。如,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已收到名为《清洁竞争法案》的“碳关税”立法提案;英国提出要推动欧盟和G7国家一起创建“碳关税”联盟;加拿大表态支持“碳关税”;日本宣称将探讨美欧日三方就包括边境调整机制在内的贸易体系采取联合行动的可行性。

以上种种事例表明,未来发达国家极有可能就征收碳关税达成共识。有研究预计,未来5~10年,以欧盟为首的碳关税联盟将逐步形成,届时将对包括陶瓷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产生重要影响。

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军锋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未来覆盖行业首先需要多跟踪欧盟的政策背景、要求和变化;其次,建立碳排放核算和产品碳足迹数据采集的系统,积极适应国外的标准;对外贸易比重比较大的产业和公司,也需要成立相应的团队,包括碳相关的数据采集、报关、法律部门,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减碳技术技术储备。

未雨绸缪!瓷砖减薄、墨水…产品端减碳有必要

如何应对碳关税挑战,接下来基本已经是包括陶瓷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的一道必答题。

对于陶企来说,唯有优化生产工艺,开发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碳管理能力,才能在对外贸易中保有国际竞争力。除了此前陶城君多次报道过的鼓励陶企进行设备上的升级改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陶企在工艺技术上推进陶瓷砖坯体的减薄、干法生产。蒙娜丽莎集团副总裁刘一军在2021年陶瓷行业首届碳达峰峰会上的分享,蒙娜丽莎在做5.5mm薄板时测算过,“从整个体系来看,相比10-12mm的瓷砖是可以节约原料66%,节能可以达到30%-40%,减排也是60%以上。”他建议,瓷砖产品整个薄型化的趋势还是要保持,甚至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行业可以在满足功能和使用条件的前提下推广一些高吸水率的产品,并不一定都必须要双零,减少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这需要企业对于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

除了减薄,欧神诺中央研究院经理博士后高级工程师柯善军还建议,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的墨水里面50%-70%都是有机溶剂,这一块应用原料里面碳排放可以去控制,比如施釉更薄、用水性墨水等……无论是产品端还是生产端,陶瓷行业减少碳排放的路径不少。方法已经有了,目前正需要业内更多企业去尝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