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 基地建设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基地动态
做好“三篇文章” 实现“三个转变” 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12-28

  石嘴山市惠农区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位于宁夏最北端,是宁夏工业的发祥地,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均产自惠农。经过50多年的煤炭开采,形成了总面积43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沉陷区内及周边居住人口近2万人。自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以来,惠农区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不断提高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水平,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奋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做美“山水”文章,实现变黑为绿。坚定不移贯彻“两山”理论,以小促大、以块带面,推动辖区环境与采煤沉陷区环境联动一体整治,带动整体生态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改观。一是从减污量着眼。面对生态环境总体脆弱,煤炭采掘业只能发展一时、恢复治理却需要长期巨额投入的实际,更加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扎实开展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全面关停取缔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2公里内所有采矿点,全面完成黄河“四乱”问题整改,全面封堵取缔重点入黄排污口,黄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昔日“煤都”实现华丽蜕变。二是从增绿量入手。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先后完成7座煤矸石山的搬迁填埋治理,下大力气集中整治辖区内脏点乱点,完成14个沿黄工业固废堆点整改,拆破拆危、见缝插绿,不断提升城市“含绿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75%,昔日“城市疮疤”变“街角公园”。三是从提质量发力。坚持不仅重“治”,更重“质”,通过在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矿山公园内建设煤炭地质博物馆,全面展示宁夏工业文明发端史;串点成线打造黄河百里文化旅游长廊等方式,新晋一批“网红打卡地”,实现“点绿成金”,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注脚。

  二、做暖“民心”文章,实现变困为乐。坚持改善民生导向,以群众生活品质提升成效检验采煤沉陷区治理成效。一是聚焦“衣食住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将避险搬迁安置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累计实施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150万平方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依托,完成农贸市场改扩建等,使城市“乱点”变为民生“亮点”,成为居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的载体、便捷生活的平台。二是聚力“借船出海”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在国家、自治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大力指导支持下,累计争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资金1.78亿元,通过资本化运作,撬动全社会投资35亿元以上,为搬迁安置区配套建设学校、医院、老年康养护理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转变,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三、做强“园区”文章,实现变粗为精。切实担负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时代使命,以高质量发展增强采煤沉陷区整治成色。一是坚定不移地“去”,为转型发展腾空间。将“三去一降一补”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坚决淘汰电石、铁合金落后产能93.8万吨,出清“僵尸企业”115家,腾退土地5000余亩,“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二是刻不容缓地“转”,以创新驱动增动能。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72%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2016年的18倍,R&D投入强度年均增长38.7%,产业发展“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三是不遗余力地“育”,用优势产业铸引擎。突出以商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了从电石到双氰胺等多条产业链,发泡剂等产品成为行业细分领域具有市场话语权的“单打冠军”,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87%。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民政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