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工信厅出台《江西省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2~2025》(下称《行动计划》),明确了石油化工、氟硅行业、精细化工、氯碱行业、新材料化工行业等石化重点领域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生产数字化水平大幅提高,数字融合应用创新发展,示范标杆引领成效凸显,数字转型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力争到2025年,石油化工、氟硅行业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80%以上,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明显下降。
《行动计划》要求,石油化工行业在完善提升石化智能工厂建设基础上,探索推进智能管网、智能物流、智能服务等相关配套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其他化工行业提供一批典型应用示范案例。
针对氟硅行业,《行动计划》将重点推广5G+机器人作业、5G+智能巡检、5G+VR培训、5G+AR远程指导等一体化应用场景,加强高危险性生产单元的安全监测;同时,将安全环保监测信息接入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安全环保影响因素分析预测和管理,降低安全风险。
面向精细化工行业,《行动计划》指出,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鼓励建设设备管线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平台,做好挥发性有机物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环节的管理;加强污染物在线监测和联网管理,严格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双控。
根据《行动计划》,氯碱行业将重点建立工厂、车间、重要耗能设备三级数字化能源计量体系,加强主要能源介质产、存、耗数据的动态采集,实现对各类供能和用能设备及过程的实时监控、异常报警和分析管理;加强能源计划与实绩、能源调度运行、能源统计分析、能源考核等的全方位管理,实现对工厂、车间和班组的能源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化工新材料行业将着力构建基于数字化集成的研发平台,推进数字孪生创新应用,优化产品研发设计过程,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行动计划》还鼓励利用先进的危化品输送、投料、反应、分离和干燥等设备以及SIS、DCS等智能控制系统,达到全生产过程的密闭化、管道化、连续化、自动化,实现全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环境清洁化,提升企业质量控制与追溯及安全管理能力水平。